首页 机构 招生 培养 学位与导师 德育 党建 办事指南 下载中心 新闻 动态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   |   思政   |   正文
科技界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座谈会发言摘要(四)
发布时间:2013-01-16 编辑:本站原创 阅读:
    

 新闻来源:中国科技网 发表时间:2012-11-28 

    胡亚枫:把科技创新作为建设国防工业的第一驱动力

    按照十八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作为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的第一驱动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防科工局将着力做好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关键科技问题。加快推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抓好探月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重大专项,配合推进载人航天、大型飞机等重大专项,力争在基础科学前沿领域实现原创性突破,在战略高技术领域实现重点跨越。大力加强129项国防关键技术攻关,针对高新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中暴露出来的深层次问题,凝聚资源,集智攻关,产学研用结合,在一些战略方向和关键领域实现重点突破。

    二是大力加强军工核心能力建设。着力突破制约武器装备发展的瓶颈,加强统筹规划和供需对接,提高核心元器件、关键原材料、先进制造工艺、军用动力、计算机基础软件自主发展能力。瞄准武器装备未来发展和现实需求,加强国防科技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探索新概念、新原理、新方法,突破基础理论和关键机理。按照武器装备研制和创新发展需求,优化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先进技术研究应用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布局和结构,提高平台的开放、共享程度和运行质量。加强核心能力体系化建设,打破行业壁垒和部门界限,注重能力建设的完备性和先进性,既要防止出现新的短板,又要适度超前于型号研制,更要强化能力监管和评价,以保障其完备性和高水平。

    三是积极推进军工科技体制改革。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和有利于推进自主创新、有利于促进武器装备和应用技术发展、有利于增强公益性基础支撑能力的原则,合理分类、有序推进军工科研院所改革。大力推动协同创新,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的新型举国体制,加强军民科技资源的集成,进一步扩大武器装备科研任务竞争范围,形成军民高技术共享和相互转移的良好格局,共同推动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完成。加大对原创性成果和杰出创新人才的奖励力度。

    四是加强国防科技人才阶段建设。培养造就一批领军型军工核心人才。注重发挥实践锻炼人才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重大专项实施、重点装备研制、重大技术攻关等科研任务,造就并发现科技领军人才。重视创新团队建设,加强对科研生产一线高层次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

    五是大力营造激励创新的文化环境。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军工精神。倡导自尊自强、严谨求实、敢为人先、百折不挠的科研作风,营造勇于创新、尊重创新、激励创新、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构建宽松包容、诚实守信、耐得寂寞、科学民主的学术环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实践、尊重创造,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造活力和创新热情,为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奋发努力、扎实苦干。

    

    怀进鹏:深刻理解 勇于实践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听了十八大报告,作为一名科技与教育工作者,我深受鼓舞又感到压力,主要谈三点认识。

    一是从全局高度理解和实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既是适应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迫切要求,又是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把握,也是科学发展观的一种体现,更是进一步坚定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和自信。当前,世界科技和产业格局孕育新的变革,我们要从全局高度,审视全球范围内第三次工业革命袭来的浪潮,进行国际性、系统性思维和判断,通过政产学研用等各方力量的协同融合,开创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局面。

    二是从时代使命理解和实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八大报告强调,创新驱动要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这与大学的责任和使命密切相关。研究型大学应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但不能仅停留在知识运用和技术攻关,而要据此发现并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源头问题进行持续研究,选择企业不能干、不想干,但又是必须干的事,使研究创新既源于行业产业的重大需求,又能引领行业的创新发展。北航办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也得益于创新驱动,得益于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动力。今后,我们将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加快推动交叉科学研究院建设,积极应对大学在知识创新体系的贡献力,努力成为世界知识创新体系的关键和前沿;我们更要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进一步实施先进工业合作伙伴计划,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推进与航空航天及信息领域的实质性深度合作,共建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并通过工业讲席教授等高端人才互聘机制,和专利与资源共享等利益分配与成果转化机制,形成哑铃型良性发展机制和协同创新格局。

三是从历史责任理解和实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历史新起点,中国高等教育必须融入转型和创新驱动发展之中。研究型大学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殿堂,更要积极推进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高质量科学研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大力推动协同创新、科教结合,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服务于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倾力推动在创造知识中培养人才、在人才培养中创造知识。同时,创新源于深厚的基础,创新的基础是厚积薄发,我们将继续加强科学基础、人文素养、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发展,推动建立知识创造与人才培养双轮驱动和有机结合的新机制,以传承、开放、超越的精神,推动实施北航人才行动计划白皮书的各项任务。

(作者:陈磊 贾婧  责任编辑:夏慧)